企业商机
雨量传感器基本参数
  • 品牌
  • 上海瑞昕
  • 型号
  • RN1
  • 产地
  • 上海
  • 可售卖地
  • 全国
  • 材质
  • 不锈钢
  • 测量精度
  • 0.1mm
雨量传感器企业商机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雨量传感器的保存方式。雨量传感器供应商

上海瑞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年专业从事智能水文、气象仪器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目前在全国各地拥有多家合作单位,并开通全国**服务热线,为广大客户提供完善、快捷、超值的质量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让客户放心、安心、信心。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有RN系列雨量报警器、雨量传感器、测风仪、巡守仪、轨温仪、水位仪等。其中RN系列雨量报警器是专门应用于铁路防洪部门的产品,属铁道部1996年度科技成果鉴定计划项目,并于1996年12月25日通过专家鉴定。该产品现已在全路及地方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化雨量传感器公司生产雨量传感器构造是什么?

雨量传感器改进方法出现误差的原因是计量翻斗的翻转频率小于上翻斗的翻转频率,导致一部分雨水流失不在计算范围内。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而来改进避免。一是在调试阶段的时候,以高雨强为调试点并保证上下翻转频率一致,这样即使测量结果上下有波动,也不会超出误差允许范围;二是改进翻斗式雨量计的设计,增加一个挡流器,使其和计量漏斗同轴同转,己达到在计量漏斗翻转时挡住节流管,阻比此过程中的雨水流失。这样既可提高仪器的精确度,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人工调试带来的误差,但是加工难度和成本会有所提高。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一种水文、气象仪器,用以测量自然界降雨量,同时将降雨量转换为以开关量形式表示的数字信息量输出,以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等的需要。国内首先研制成功的0.2,0.5mm翻斗式雨量计,可用于国家水文、气象站网雨量数据长期收集的雨量传感器。翻斗式雨量计是降水量测量一次仪表,其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T11832-2002《翻斗式雨量计》和国家标准GB/T11831-2002《水文测报装置遥测雨量计》相关要求。公司依据此类标准,研制出测量精度为0.1mm的新一代雨量传感器;该仪器与记录或显示部分配套,可进行有线雨量数据传输、显示、自记。与无线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配套,作为专设站雨情遥测报汛的传感器。***用于全国各水文站,并且批量出口东西方国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型雨量传感器经中国气象局产业发展与装备部选型试验、考核,证明性能稳定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雨量传感器如何进行测试。

  雨量传感器是一个可以实时观测雨量数据数字化的重要雨量观测仪器,它具有时间准确、自动记录数据和便于数据采集整编处理等优势。

降水量是一种重要的气象要素,降水的观测无论是对于气象、水文、海洋、环境的观测还是对航空、铁路交通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雨量传感器是观测降水量的重要仪器,它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所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特别在人工降雨的效果检验和气象科研方面,其测量的准确度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雨量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校验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对雨量传感器的校验主要是利用标准容器或者精度较高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也有用手工方法通过量杯进行校验,整个过程工作效率低,而且易造成人为误差,所以需要一种能自动产生所需雨量的校验仪器。 无线雨量传感器如何安装?上海智能雨量传感器公司

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检查校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雨量传感器供应商

雨量定位为: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如日降雨量是在1日内降落在某面积上的总雨量。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以及多少小时降雨量等,若将逐日雨量累积相加,则可分别得出旬、月和年雨量。次降雨量是指某次降雨开始至结束连续一次降雨的总量。用雨量计或雨量器测定,以mm为单位。日雨量观测中,可分为24段(1h一次)、8段(3h一次)、4段(6h一次)及1段(24h一段)等4种。日雨量的统计有20~20时和08~08时两种方法。我国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发布的日雨量为08~08时,表示昨日的雨量。雨量传感器供应商

与雨量传感器相关的文章
与雨量传感器相关的产品
与雨量传感器相关的问题
与雨量传感器相关的热门
产品推荐
相关资讯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