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救措施,救人原则:①先多后少。先扒救人员集中的地方,重点搜救儿童和学生。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的人员,后救难救的。②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被埋压人员,后救远处的。③先轻伤后重伤。先救轻伤者,后救重伤人员。④先救生存者,后挖遇难者。尽可能地先救青壮年和医务工作者,壮大救援队伍。救人方法①尽快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灰尘过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理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②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止进一步倒塌伤人。及时为被埋压者提供饮水、食品或药物等,以增强其生命力,确保幸存者安全。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进一步受伤;对于脊椎损伤者,搬动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③对埋压时间较长的人员,注意避免被困人员的眼睛受强光刺激。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等待专业队伍救援。④对于被埋压程度浅,伤势不重的可先将头、胸露出后,使之可以呼吸,马上去扒救周围的被埋压者。重伤人员一定要在专业队伍和医疗人员指导下救助。科普低碳环保小常识用便携环保餐具自带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安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设计方案
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纵波,琴弦的振动是琴音产生的来源,但我们无法直接从琴弦的振动看到纵波的存在。本展品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在琴弦后方放置一个黑白条纹滚筒,这样琴弦的振动就会以近似正弦波的形式被展示出来了。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故称作声波.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作超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称作次声波,频率在20000至20赫兹之间的声波就是我们人能够听见的声波.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弹回来形成回声,回声的速度和原声一样,人耳能分辨的回声必须与原声间隔0.1秒以上,即在空气中,障碍物离声源必须大于等于17米,人耳才能分辨出回声.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作超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称作次声波,频率在20000至20赫兹之间的声波就是我们人能够听见的声波.甘肃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气象科普龙卷风是近地面不稳定能量中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
维护地球健康的出路是多种植物。研究发现,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kg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kg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居住环境植树种草,以抵消我们平日制造的碳排放。少吃肉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发现,生产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比生产谷物类、蔬菜类食物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多,吃1公斤牛肉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36400g,吃1公斤猪肉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1400克,而吃1公斤水果或蔬菜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只为牛肉的1/9。因此,为了我们和地球的健康,请养成“低碳饮食”的习惯。
家庭生活节能小常识空调: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宜过低,过低则空调器的耗电量将增加。夏季设定在26℃-28℃,冬季设定在16℃-18℃。冰箱:箱内贮存食品过少时,由于热容量变小,压缩机开停时间缩短,造成冰箱累计耗电量增加。所以食品过少时,可以用几只塑料盒盛水放进冷冻室内。电视机:电视机不看时应拔掉电源插头。有些电视机关闭后,显像管仍有灯丝预热,整机处在待用状态仍在耗电。电饭锅:煮饭前浸泡30分钟后再用热水煮,可省电30%。洗衣机:一般洗衣机都分有强洗和弱洗功能,许多人为了“省电”,往往会选择“弱洗”功能,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弱洗比强洗改变叶轮旋转方向的次数要多,所以弱洗反而费电,强洗不但省电,还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包括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
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现代化生活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环境污染。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应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新的生活时尚。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让我们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我们可以用充电电池代替普通电池;用手绢代替纸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纸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自动铅笔代替木杆铅笔。如果经常在外出差吃饭,可随身带双筷子、带个勺子,带上牙刷、牙膏、剃须刀、洗发水等等,使生活处处皆环保。家庭出游,更要身带各种物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及浪费。同时,也要劝说周围的朋友,将节能环保根植于每个家庭。科普低碳环保小常识自制果汁,不仅健康还能减少工业用水和用电。甘肃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
气象科普,龙卷风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安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设计方案
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各种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观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安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