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机
PC基本参数
  • 产地
  • 上海
  • 品牌
  • 上海季贤
  • 型号
  • 1
  • 是否定制
PC企业商机

发展历史聚碳酸酯从俄罗斯人实验室1859年发明到1958年GE和拜耳实现工业化生产花了整整100年。1859年,俄国化学家布特列罗夫(Butlerov)首先合成出聚碳酸酯,其后,Einhorn曾再次试制出这种聚合物。1881年,Birnbaun和Luria发表了聚碳酸酯类缩合物的研究论文。在布特列罗夫发现聚碳酸酯将近100年后,德国拜耳公司(BayerA.G.)和美国GE公司(GeneralElectricCompany)开始开发聚碳酸酯。这两家公司几乎同时开发,同时建厂。德国拜耳公司在其所属工厂的实验室在1953年试制成功,美国GE塑料公司(GEPlasticCompany)科学家Daniel申请了聚碳酸酯 ,紧接着,GE公司也申请了专利。聚碳酸酯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1100

中国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主要依靠东北亚、西欧、北美进口,在国内生产很少,国内聚碳酸酯七成靠进口,剩下的三成,其中又有70%是外资生产,真正掌握在国内企业的聚碳酸酯产能 有10%!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C,是英文PolyCarbonate的简称,中文名:聚碳酸脂。它具有高度透明、耐热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大的应用。聚碳酸酯的一项重要应用是作为生产光盘的材料。光盘数据刻录与读取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刻在聚碳酸酯层上微米尺度的小坑来造成激光强度的变化。聚碳酸酯还经常被用来加工成各种食品容器。目前PC的生产技术一直掌握在少数几家国际大厂当中,国产化的进度一直很缓慢,这一两年来虽然陆续有浙江大风化工、鲁西化工等国内厂商相继投产,但其生产技术与国际大厂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全球到底有哪些PC生产厂商以及各自的产能情况。防火VOPC聚碳酸酯它具有高度透明、耐热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大的应用。

世界PC生产及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产能增速高于消费增速。2019年世界PC产能同比增长8.4%,产量和需求分别增长3.9%,装置平均开工率77.7%,较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亚洲需求的增长带动了世界PC生产能力的迅速提升,世界PC生产中心向亚洲尤其是中国等东北亚地区国家转移。2019年东北亚、北美和西欧地区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85.5%,产量占85.3%,消费量占80.2%。随着中国产能的不断增加,东北亚PC产能从2014年占世界总产能的38.2%增长到2019年的49.7%。2018年PC的国际贸易总额达到117.6亿美元,总贸易量为39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2.2%。从价格看,2018年世界PC平均出口价为2986.0美元/吨,同比增长6.9%。中国、墨西哥和中国香港是世界PC主要进口国家,合计进口量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44.4%。韩国、泰国和美国是主要出口国家,合计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6.6%。

中国是很早开始聚碳酸酯技术开发和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等原因导致了产品无法与国外相竞争。2005年以来,随着拜耳(现为科思创)、帝人、三菱等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投资建设聚碳酸酯装置,中国聚碳酸酯市场一度几乎为外资企业垄断。近几年,国内企业聚碳酸酯项目的投产打破了外资企业的垄断。浙铁大风是国内较早家商业化规模生产的聚碳酸酯内资企业,一期10万吨/年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项目已于2014年建成,并于2015年4月开始稳定生产。万华化学具有界面光气法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一期7万吨项目2017年已经投产,2018年第二条产线投产后产能将达到20万吨。聚碳酸酯很突出的是高温下对微量水分的敏感性。

产品设计及装配工艺改善:为消除塑胶件成品应力开裂现象,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产品之初,要考虑注塑零部件装配成成品的状态,防止装配后零部件相互配合尺寸出现过赢状态,从而使某一注塑零部件长期处于受力变形的风险;如果此问题无法彻底避免,则需要对长期受力零件的部位结构进行加强(如过渡部分进行加筋或倒角等)。对于成品塑胶件的验证,一般会采用冷热冲击法进行试验,具体方法为:随机抽取20个以上的成品,放入冷热冲击箱里,低温段为-40℃,高温段为+80℃,各温度段时间为4h,冲击50个周期,如没有发现产品开裂即为正常。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很宽的成型温度范围;由温度变化引起粘度变化较大,由剪切速率变化引起粘度变化较小。6385

聚碳酸酯可分为防静电PC,导电PC,加纤防火PC,抗紫外线耐候PC,食品级PC,抗化学性PC。1100

预计到2021年,世界PC产能将达到680.0万吨/年。随着各国环保力度加大,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工艺优势逐渐凸显,但由于目前该技术不对外转让,因而未来一定时期内,改进的光气法仍将是PC主要的生产方法。未来世界PC消费仍将稳步增长,亚洲地区是主要消费增长点。按消费结构分,未来薄膜/片材、电子/电气、汽车、器具/家庭用品仍将是世界PC的主要消费领域,其中电子/电器行业的消费量将不断增长,而在光学媒介方面的消费量将不断减少。1100

PC产品展示
  • 1100,PC
  • 1100,PC
  • 1100,PC
与PC相关的文章
与PC相关的产品
与PC相关的**
与PC相似的推荐
与PC相关的标签
产品推荐 MORE+
新闻推荐 MORE+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