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性能优异,透明度较高,冲击韧性好,耐蠕变,使用温度范围宽。PC的工艺特性:熔融粘度对剪切率的敏感性小,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大,无明显熔点,熔融体粘度较高,高温下树脂易水解,制品易开裂。针对这些特性,我们特别要注意区别对待:1、要增加熔体的流动性,不是用增大注射压力而应采用提高注射温度的办法来达到;2、要求模具的流道、浇口短而粗,以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同时要较高的注射压力;3、树脂在成型加工之前需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控制在0.02%以下;4、此外,在加工过程中对树脂还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重新吸湿;5、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品设计,还应正确掌握成型工艺,如提高模具温度,对制品进行后处理等可以减少或消除内应力。视产品的不同状况及时调正工艺参数。要求模具的流道、浇口短而粗,以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同时要较高的注射压力;拉丝级PC改性
通常认为:在成型聚碳酸酯时,分子链被迫取向,且取向由于聚碳酸酯分子链上具有苯环而比较困难,并在成型后,被取向的链趋于恢复自然状态,但是由于整个分子链已经被冻结和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左右,从而造成制品存在残留应力;同时聚碳酸酯内部还存在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即抗开裂力,这个力的大小取决分子链的长短,链间的缠结数目,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当抗开裂能力和内应力平衡时,产品不会出现开裂现象,而当抗开裂能力小于内应力时,就会出现产品成型时合格,而存放一段时间后开裂的现象。简要概括为:分子链上苯环——成型取向——制品成型后出现内应力——当内应力和抗开裂能力平衡——合格制品——当内应力大于抗开裂能力——产品开裂。耐高温PC颗粒通常所说的聚碳酸酯都是指双酚A型聚碳酸酯及其改性品种。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是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强韧固体,透明性 次于PMMA和PS,透光率可达89%,无味、无害,着色性好,可制成各种色彩鲜艳的制品。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 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得了工业化生产。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十分快的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由于熔体粘度较高,流动性差,给注射成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用聚碳酸酯流动剂Hersbit®AFPC-25可以有效提高PC的加工流动性,添加0.1~0.5%,可使得熔融指数提高100~300%。
中国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主要依靠东北亚、西欧、北美进口,在国内生产很少,国内聚碳酸酯七成靠进口,剩下的三成,其中又有70%是外资生产,真正掌握在国内企业的聚碳酸酯产能 有10%!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C,是英文PolyCarbonate的简称,中文名:聚碳酸脂。它具有高度透明、耐热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大的应用。聚碳酸酯的一项重要应用是作为生产光盘的材料。光盘数据刻录与读取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刻在聚碳酸酯层上微米尺度的小坑来造成激光强度的变化。聚碳酸酯还经常被用来加工成各种食品容器。目前PC的生产技术一直掌握在少数几家国际大厂当中,国产化的进度一直很缓慢,这一两年来虽然陆续有浙江大风化工、鲁西化工等国内厂商相继投产,但其生产技术与国际大厂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全球到底有哪些PC生产厂商以及各自的产能情况。PC类塑胶,即使遇到非常低之水份也会产生水解而断键、分子量降低和物性强度降低之现象。
中国聚碳酸酯产量和消费量增长迅速,但对外依存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鼓励建设聚碳酸酯项目,科研单位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方面取得突破,国内企业开始上马、扩建聚碳酸酯项目。中国拟在建聚碳酸酯项目合计超过200万吨,而在近两年内将有超过100万吨的产能集中释放,预计以后中国聚碳酸酯进口占消费量比例将逐年下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故聚碳酸酯生产企业需要提早做好应对,注重于聚碳酸酯高附加值产品及新兴领域应用开发。此外由于我国新开发的技术仍待检验和优化,新增装置产品仍将以中低端料为主,未来我国仍需要进口一定量的高性能聚碳酸酯产品才能满足国内需求。若模温过高,制件冷却慢,成型周期长,表面光泽差,又会造成粘模,使顶出和脱模困难,制件桥区、翘曲变形。IRY2200
我国聚碳酸酯(PC)生产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北京和山东等省市。拉丝级PC改性
对生产PC制品的塑机要求:要求制品的比较大注射量(包括流道、浇口等)应不大于公称注射量的70-80%;锁模压力:以成品投影面积每平方公分乘0.47至0.78吨(或每平方寸乘3至5吨);机台大小:成品重量约为注塑机容量的40至60%为比较好,如机台以聚苯乙烯来表示其容量(盎斯)时,需减少10%,1盎斯=28.3公克。螺杆:螺杆长度标准应有15个直径长,其L/D为20:1比较好。压缩比宜为1.5:1至30:1。螺杆前端之止流阀应采用滑动环式,其树脂可流动间隙十分少应有3.2MM。拉丝级PC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