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相关图片
  • 四川可控硅加热,可控硅
  • 四川可控硅加热,可控硅
  • 四川可控硅加热,可控硅
可控硅基本参数
  • 产地
  • 上海
  • 品牌
  • 凯月
  • 型号
  • KY
  • 是否定制
可控硅企业商机

    用短线瞬间短接阳极A和控制极G,此时万用表电阻挡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0欧姆左右。如阳极A接黑表笔,阴极K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双向可控硅的检测。用万用表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所接的两引脚为***阳极A1和控制极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A2。确定A1、G极后,再仔细测量A1、G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将黑表笔接已确定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阳极A1,此时万用表指针不应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A2、G极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间阻值约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10欧姆左右。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极A2,黑表笔接***阳极A1。同样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用短接线将A2、G极间再次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负的触发电压,A1、A2间的阻值也是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不变,保持在10欧姆左右。符合以上规律。调整器采用移相触发方式,适用于阻性、感性负载,变压器一次侧。四川可控硅加热

    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P-N结,因此它的正向电阻大约在几欧-几百欧的范围,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可是控制极二极管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断状态的,可以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因此,有时测得控制极反向电阻比较小,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性不好。另外,在测量控制极正反向电阻时,万用表应放在R*10或R*1挡,防止电压过高控制极反向击穿。若测得元件阴阳极正反向已短路,或阳极与控制极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反向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断路,说明元件已损坏。可控硅一经触发导通后,由于循环反馈的原因,流入BG1基极的电流已不只是初始的Ib1,而是经过BG1、BG2放大后的电流(β1*β2*Ib1)这一电流远大于Ib1,足以保持BG1的持续导通。此时触发信号即使消失,可控硅仍保持导通状态只有断开电源Ea或降低Ea,使BG1、BG2中的集电极电流小于维持导通的最小值时,可控硅方可关断。当然,如果Ea极性反接,BG1、BG2由于受到反向电压作用将处于截止状态。这时,即使输入触发信号,可控硅也不能工作。反过来,Ea接成正向,而触动发信号是负的,可控硅也不能导通。另外,如果不加触发信号,而正向阳极电压大到超过一定值时,可控硅也会导通。安徽可控硅经销整流器常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纯风扇冷却、自然冷却和风扇冷却相结合三种。

    10ms内截止输出过热保护主回路SCR温度>75℃,截止输出相序保护输入电源相序错误报警环境温度-5~+45℃湿度≤90%RH,无水珠凝结海拔高度低于1000米(超过1000米降额使用)第二章控制原理及功能特性控制原理三相晶闸管闭环技术可控硅调压器采用移相触发控制方式,输出电压、电流或功率连续可调,具有恒电压、恒电流或恒功率的特性。三相晶闸管闭环技术触发板的原理框图,其控制原理为一个典型的双闭环控制,电流环为内环,电压环为外环。现以调压器的“恒电压控制特性”来介绍其控制原理。调节过程如下:给定信号(Ug)、电压反馈信号(Uf)、电流反馈信号(If)当由于某种原因使调压器输出电压降低时(如电网电压降低):(Ug-Uf)↑→UO↑→Uy↑→α↓→调压器输出电压U↑***达到Uf与Ug相互平衡,调压器输出稳定电压。。图2-1恒电压原理框图电流环作用是,在突加负载或负载电流超过限流值时,限制调压器的输出电流在额定电流范围内,确保输出和调压器正常工作。其调节过程如下:U0恒定,负载电流增加:If↑→(UO-If)↓→IO↓→Uy↓→α↑→调压器输出电压U↓——If↓;同时电压环也参与调节,使调压器的输出电流被限制在额定电流范围内。

    可控整流电路的作用是把交流电变换为电压值可以调节的直流电。图20-1所示为单相半控桥式整流实验电路。主电路由负载RL(灯炮)和晶闸管T1组成,触发电路为单结晶体管T2及一些阻容元件构成的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改变晶闸管T1的导通角,便可调节主电路的可控输出整流电压(或电流)的数值,这点可由灯炮负载的亮度变化看出。晶闸管导通角的大小决定于触发脉冲的频率f,由公式图1单相半控桥式整流实验电路可知,当单结晶体管的分压比η(一般在~)及电容C值固定时,则频率f大小由R决定,因此,通过调节电位器Rw,使可以改变触发脉冲频率,主电路的输出电压也,从而达到可控调压的目的。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或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可以对单结晶体管和晶闸管进行简易测试。图2为单结晶体管BT33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好的单结晶体管PN结正向电阻REB1、REB2均较小,且REB1稍大于REB2,PN结的反向电阻RB1E、RB2E均应很大,根据所测阻值,即可判断出各管脚及管子的质量优劣。图2单结晶体管BT33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图3为晶闸管3CT3A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晶闸管阳极(A)—阴极(K)及阳极(A)—门极(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RAK、RKA、RAG、RGA均应很大。为了减小器件因过压击穿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和提高整流装置的可靠性,可采用硅雪崩整流器。

    其G、K极问PN结已失去单向导电作用。测量阳极A与门极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两个阻值均应为几百千欧姆(kΩ)或无穷大,若出现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有类似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则是G、A极之间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中的一个已击穿短路。(3)触发能力检测:对于小功率(工作电流为5A以下)的普通晶闸管,可用万用表R×1档测量。测量时黑表笔接阳极A,红表笔接阴极K,此时表针不动,显示阻值为无穷大(∞)。用镊子或导线将晶闸管的阳极A与门极短路(见图2),相当于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此时若电阻值为几欧姆至几十欧姆(具体阻值根据晶闸管的型号不同会有所差异),则表明晶闸管因正向触发而导通。再断开A极与G极的连接(A、K极上的表笔不动,只将G极的触发电压断掉)。若表针示值仍保持在几欧姆至几十欧姆的位置不动,则说明此晶闸管的触发性能良好。对于工作电流在5A以上的中、大功率普通晶闸管,因其通态压降VT维持电流IH及门极触发电压Vo均相对较大,万用表R×1kΩ档所提供的电流偏低,晶闸管不能完全导通,故检测时可在黑表笔端串接一只200Ω可调电阻和1~3节1.5V干电池(视被测晶闸管的容量而定,其工作电流大于100A的,应用3节1.5V干电池),如图3所示。在以大功率二极管或晶闸管为基础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整流器中,电网的高压交流功率通过整流器变换为直流功率。安徽可控硅经销

触发板具有过流、缺相、相序、晶闸管过热等多种保护功能。四川可控硅加热

    应用同样方法改测其他电极,直到找出三个电极为止。也可以测任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若正、反向电阻均接近无穷大,则两极即为阳极A和阴极K,而另一脚即为门极G。普通晶闸管也可以根据其封装形式来判断出各电极。例如:螺栓形普通晶闸管的螺栓一端为阳极A,较细的引线端为门极G,较粗的引线端为阴极K。平板形普通晶闸管的引出线端为门极G,平面端为阳极A,另一端为阴极K。金属壳封装(T0—3)的普通晶闸管,其外壳为阳极A。塑封(T0—220)的普通晶闸管的中间引脚为阳极A,且多与自带散热片相连。图1为几种普通晶闸管的引脚排列。(2)判断其好坏:用万用表R×1kΩ档测量普通晶闸管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均应为无穷大(∞);若测得A、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为零或阻值均较小,则说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测量门极G与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应有类似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实际测量结果要较普通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小一些),即正向电阻值较小(小于2kΩ),反向电阻值较**于80kΩ)。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大或均很小,则说明该晶闸管G、K极之间开路或短路。若正、反电阻值均相等或接近,则说明该晶闸管已失效。四川可控硅加热

上海凯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电子元器件,以科技创新实现***管理的追求。上海凯月电子科技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创新的专业研发团队,以高度的专注和执着为客户提供可控硅触发板,电力调整器,SCR调功器,SCR整流器。上海凯月电子科技始终以本分踏实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团队取得成功。上海凯月电子科技始终关注电子元器件行业。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价值,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与可控硅相关的文章
与可控硅相关的**
与可控硅相关的标签
产品中心 更多+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