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高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回火一般不单独使用,在零件淬火处理后进行回火,主要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得到要求的组织,回火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回火。分别得到回火马氏体、屈氏体和索氏体。其中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普遍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等的重要结构零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B200-330。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冷却方式对热处理和淬火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同步环
一般淬火件的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退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表面淬火—精加工。表面淬火:1、工艺过程:表面淬火一般工艺是高频感应加热、中频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 喷水冷却, 然后进行低温回火。2、应用:淬硬深度一般是:高频淬火1~2mm;中频淬火2~6mm。一般用于中碳以上结构钢和合金钢主轴、齿轮等零件。当工件淬火后,表面硬度高,除磨削外,一般不能进行其它切削加工。因此工序应尽量靠后,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磨削加工之前。苏州化学热处理应确保设备的水冷系统正常运行,以防止设备过热或损坏。
钢的淬透性:1、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是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钢材本身的固有属性,与外部因素无关。2、淬硬层深度:由工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的深度。工件的淬透深度取决于钢材淬透性, 还与冷却介质、工件尺寸等外部因素有关。3、影响淬透性的因素:临界冷却速度,取决于材料化学成分。一般而言,碳钢的淬透性差,合金钢的淬透性好,且合金元素含量越高,淬透性越好。硬度: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硬度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它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它与强度、塑性指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为了适应人们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人为的规定,用一常数K减去压痕深度h的值作为洛氏硬度的指标,并规定每0.002毫米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用符号HR表示,则洛氏硬度值为:HR =(K-h)/0.002此值为一无名数。并可从硬度计的表盘指示器上直接读出。使用金刚石压头时,常数K为0.2毫米,黑色表盘刻度所示;使用钢球压头时,常数K为0.26毫米,红色表盘刻度所示。为了可以用一种硬度计测定出从软到硬的金属材料硬度,采用了不同的压头和总载荷,组合成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度,每一种标度用一个字母在硬度符号HR后加以注明,常用的是HRA、HRB、HRC三种。淬火目的: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刀具、量具、磨具。
性能热处理,大型锻件的性能热处理是决定产品较终使用性能的热处理,在大锻件初加工以后进行,采用的工艺取决于材质和所需要的性能。经常采用的工艺有淬火、正火、回火等。在大锻件性能热处理的淬火和正火时,首先将大锻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之完成奥氏体化转变。大锻件的加热不像小试样那么简单,需要采用阶梯加热或其他加热方式,以减小加热过程中的温差热应力,确保扩大和产生缺陷,同时不能在高温阶段保留太长时间,以防止奥氏体晶粒长大。表面淬火区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处于残余拉应力状态下,此处的疲劳强度因此较大程度上降低。同步环
淬火按冷却方式: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预冷淬火等。同步环
各种洛氏硬度值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但可通过实验测定的换算表(略)进行相对比较。各种洛氏硬度之间,洛氏硬度和布氏硬度值间都有一定的换算关系。对于钢铁材料,大致有下列关系式:HRC = 2HRA-104;HB = 10HRC (HRC = 40~60范围);HB = 2HRB。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的优缺点:优点:操作迅速简便,压痕较小,可在工件表面进行试验,可以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也可以测量较薄工件或表面薄层的硬度。缺点:压痕较小,代表性差,由于材料中有偏析及组织不均匀等情况,使所测硬度值的重复性差,分散度较大。同步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