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基本参数
  • 品牌
  • 研载生物
  • 型号
  • YZ001
外泌体企业商机

虽然系统递送的外泌体主要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积累,但通过在外泌体的外表面上展示特定的靶向分子。例如,识别靶抗原的肽或抗体片段,可以获得靶向外泌体;通过在细胞分泌囊泡上展示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纳米抗体,可以使细胞分泌囊泡显示多种蛋白,包括抗体、荧光蛋白和信号分子。自然分泌的外泌体分离纯化直接作为药物的潜力有限,但是,将自然的外泌体分泌所需组分掺入合成脂质体或纳米颗粒中,并且使用可控程序组装后的工程化外泌体模拟物在药学上拥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外泌体可以直接进入受体细胞影响细胞功能。安徽血清外泌体示踪

外泌体是在研究网织红细胞的成熟过程中被Johnstone等人发现并命名的。外泌体是一种球形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直径30~100nm,密度1.13~1.19g/ml。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外泌体都可以被一些细胞以胞吐的方式所释放,如:免疫细胞、干细胞、种瘤细胞,并且其普遍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如:尿液、唾液、血液、羊水、脑脊液及病理性腹水等,同时,由于其起源于相应的母细胞,故种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非倾入性检查替代以往的组织活检技术。安徽血清外泌体示踪外泌体在组织修复领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作为很好靶向给药系统。

外泌体在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火热。外泌体的复杂性,为疾病检测和监测提供了一个多指标的诊断窗口。此外,能够向病变细胞输送功能性物质的特性使外泌体有潜力作为基因和药物递送的载体。有研究总结了从外泌体中筛选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的诊断、预后及治理。外泌体在生物液体中宽泛分布,包括血液、尿液、唾液、胸腹水、脑脊液、胆汁、乳汁以及泪液等,其复杂的内容物被认为是疾病诊断的无创或微创生物标志物,具有检测包括病症在内的许多病理状况的潜力,可以用于对心血管疾病和病症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l 纳米颗粒追随分析法:简称NTA,该方法能保证外泌体原始状态、检测速度快,检测后能提供外泌体粒径和浓度信息。l Western blot分子标志物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包括四跨膜蛋白家族,如CD9、CD63和CD81;细胞质蛋白,如肌动蛋白(Actin)和钙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s);参与生物功能的分子,如凋亡转接基因2互作蛋白X(ALIX)、种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以及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外泌体内含有与细胞来源相关的蛋白质和核酸,可以运输蛋白质、mRNA、miRNA、lncRNA、circRNA等进入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通讯。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所含有的蛋白成分和RNA不太相同,可作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标记物,也能作为靶向药物的载体进行疾病医治。外泌体能够影响级联反应的每一步,因此可作为病灶治理的靶点。

外泌体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分泌的小囊泡,是细胞间传递信号,相互沟通和影响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直接进入受体细胞影响细胞功能。外泌体PK细胞因子:磷脂双层膜结构,可保护内容物,包含多种细胞因子可直接进入受体细胞。外泌体PK干细胞:无免疫排斥,体积小穿透力强,可避免伦理道德争议。年轻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外泌体,在特定条件下扩大培养出具有调控毛发根部的囊干细胞功能的外泌体,包含多种细胞因子的外泌体直接进入毛发根部的囊细胞,恢复毛发根部的囊干细胞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分子在外泌体信号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徽血清外泌体示踪

外泌体及活性蛋白能直接穿透皮肤间隙,快速直达基底层起效。安徽血清外泌体示踪

近年来,高通量质谱分析被普遍地应用于筛选NSCLC外泌体蛋白的研究,这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具有生物标志物价值的分子。Birgitte等采用微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了431例肺病患者和150例对照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CD151、CD171和TSPAN8这三种蛋白表达不只能区分种瘤与正常组织,同时也能区分各种肺病的组织亚型。此外,联合应用这三种蛋白诊断NSCLC的AUC达到0.74。Clark等采用纳升液联用技术(nano-ESI-LC-MS/MS)分析了来自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和两个携带NSCLC细胞系的外泌体的蛋白表达谱,从中筛选出如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溶酶体膜糖蛋白2等多种存在显着性差异表达的蛋白,同时检测分析这些蛋白有助于提高N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安徽血清外泌体示踪

与外泌体相关的**
与外泌体相关的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