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各大医院拥有口腔、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多个部位的微生物检测项目,但几乎都是采用细菌培养观察等传统方式进行检测,无法全部了解微生态菌群健康状况。以肠道菌群检测为例,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荧光定量qPCR等的核酸检测技术,可以了解人体肠道菌群微生态和特定菌的情况。全新的诊疗研究方向,也带来了更为宏大的商业想象力。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的调研分析,目前人体微生物市场主要分为诊断和诊疗两个方向,预测2020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9.2%。据广证恒生预测,微生物诊疗领域的全球市场空间在2026年有望达到100亿美元。肠道菌群检测:对抗代谢性疾病新武器;河北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临床应用
肠道菌群对人体整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细菌通常被视为对健康有害的东西,但我们人体充满了细菌!并非所有细菌都是有害的,比如在我们的肠道菌群中存在数万亿的细菌,可根据其中存在的细菌状况对身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显示,许多人类疾病都可能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肠道微生物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侵袭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人类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饮食药物等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健康程度。山东肠道菌群检测科研助力肠道菌群检测怎么查?
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一个是人基因组,编码大约2.5万个基因;另一个则是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特别是肠道内的多达1000多种的共生微生物,其遗传信息的总和叫“微生物组”,也可称为“宏基因组”或“元基因组”,它们所编码的基因有100万个以上。两个基因组相互协调、和谐一致,保证了人体的健康。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年完成以后,许多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人类基因组基因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因为人类对自身体内数量巨大的,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菌群,几乎一无所知。人体内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是人体内细胞数量的10倍,初步的研究显示,其所含基因数目的总和是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数目总和的100倍。但是,由于传统微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对生活在自己体内的95%以上的微生物没有任何研究数据。
在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因子,TMAO受到了广泛的关注。TMAO是三甲胺的肝脏氧化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中胆碱和磷脂酰胆碱的细菌代谢。在无菌小鼠和人群研究中,血浆TMAO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给小鼠喂食富含胆碱和肉碱的饮食后,小鼠的血浆TMAO水平升高、AS斑块明显;而饮食缺乏胆碱或肉碱则能使TMAO的产生减少,并减轻AS斑块。因此,血浆中的TMAO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有效指标。目前,TMAO被认为是心脏危险因素,TMAO水平增高可能表明心梗、心衰、外周动脉疾病、中风、冠状动脉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加。服用广谱后,个体的肠道微菌群会减少,且血浆TMAO水平明显下降。此外,由于饮食是TMAO的主要来源,建议个人避免过多食用富含肉碱、胆碱和卵磷脂的食物,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海沃本——您身边的肠道菌群检测选择;
肠道菌群检测问题解答:1。如果孩子大便有问题,比如水样便或者是非常干硬,该如何取样?A:如果发病比较急的水样便,可能为快致病性细菌或者病毒infect,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而非消化不好或者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对于非常硬的便便,建议取便便的中段或者末段,相对比较松软的区域。2.孩子近期在吃药,是否需要停药以后再取样检测?A:是的,需要停药后再做检测,非antibiotic类至少2周后,antibiotic类至少需要4周后。肠道菌群的检测意义就是能够直观化的知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以及各菌群丰度,能够体现身体的健康情况,如果用药的同时做肠道菌群检测,只能显示为用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对我们健康的恢复没有指引作用,停药后的肠道菌群检测是健康肠道菌群的晴雨表,可进行人工干预恢复。肠道菌群检测有效评估您的身体状况。河北自闭症患者菌群检测准确性高
沃本生物值得信赖的肠道菌群检测商。河北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临床应用
人体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被称为人体的“被遗忘的组成”,编码的基因数量是人体自身的150多倍,同时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目前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与身心健康关系密切。人体微生物与人类的大脑、肠道和身体发育都有关,而人体微生物本身就存在发育过程。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成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成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肥胖症、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过敏、自闭症、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常见身心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联。通过定期检测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的菌群组成能够反映人体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也能提示健康变化趋势,为改善亚健康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并对预防相关疾病发生或缓解疾病症状等可提供重要参考。河北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