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问题,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中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到1997年,吉林农业大学先后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其中包括兔眼蓝莓、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等类型。1989年,吉林农业大学解决了蓝莓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并在长白山建立了5个蓝莓引种栽培基地。1995年,吉林农业大学初步选出适宜长白山区栽培的4个优良蓝莓品种,并开始向生产推广。吉林农业大学对一些基本的栽培育苗技术和土壤管理等也做了研究。1988年,南京植物研究所从美国引入12个兔眼蓝莓优良品种,并在南京和溧水两地试栽,证实兔眼蓝莓适宜于中国南方红壤区栽培。蓝莓的果实中还含有一种叫做“鞣花酸”的物质。浙江低脂蓝莓
硬枝扦插的插条准备:硬枝扦插的插条应从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植株上剪取。要求枝条的硬度大、成熟度良好且健康,避免剪取易受冻害的幼嫩枝条,尽量选取植株中下部的枝条及枝条的中下段进行扦插。剪取时间大多在3-4月份枝条萌芽前,枝条萌芽会消耗有机营养,对生根造成影响。常福兰等研究报道,一般插条可以随剪随插,保证插条的生命活力和节省储存枝条的成本。工厂化生产所需大量育苗,则需要提前对枝条进行低温处理,促使枝条有足够的冷温积累(一般枝条萌发需要有800-1000小时的冷温),通常在头年年底进行冷藏、来年的2月份进行插条剪取较为适宜。 邓贵义等在扦插研究中认为,在扦插前的削条处理应选择锋利的削条工具,削条时要求切口光滑,插条上部平切,下部斜切,且下切口处于芽下,可提高其生根率。若不随剪随插,插条可暂时放置于河沙中储存,要求一层河沙一层插条,保持插条的尖部微露即可。江苏国内蓝莓营养蓝莓的种植过程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确保果实的健康和安全。
早在20世纪初,欧洲国家已对北美的高丛蓝莓产生了兴趣。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G. Iiebster教授、汉诺维技术大学的DeHass教授早已进行蓝莓研究。1957年,联邦食品、农业和林业部建立了“高丛蓝莓工作组”,在巴伐利亚和下萨克森进行了研究和田间试验。1961年Lieh-ster教授出版了首部关于蓝莓栽培的著作《Die Kulturheidelbeeren》。截至2018年,有90%以上的蓝莓产业在德国的西北,其余少部分在巴伐利亚;到2012年总栽培面积约2150公顷,蓝莓果产量超过12478吨,进入盛产期,平均产量为每公顷2.5-4吨,比较高产量每公顷6-10吨。
绿枝扦插的插后管理:绿枝扦插后更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通风保湿保温等管理,保证蓝莓插条处于适合的生长环境中。由于绿枝相对幼嫩,容易滋生病害,扦插后要立即喷洒600倍多菌灵杀菌。王艳霞等研究认为,白天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2-27℃,夜间温度不低于12℃。插条生根的适合生长温度为24℃,若达不到室温要求,应在温室内另扣小拱棚,而温度过高时应及时通风降温。插条一般在60天左右都已生根,此时适当减少浇水,保证根系和新梢的生长。常福兰等研究认为,生根后要增施营养素,如叶面宝、磷酸二氢钾等,保证蓝莓插条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冬季来临之前,当幼苗尚未停止生长时,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补充光照不低于16小时/天,以促进苗木积累营养、顺利越冬。蓝莓的果实,如同自然界的调色盘,以其独特的蓝色为大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蓝莓,学名为Vaccinium corymbosum,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低灌木植物。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冰河时期,那时,蓝莓的祖先就已经在北美洲的东部地区生长繁衍。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蓝莓逐渐形成了多种品种,如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兔眼蓝莓等,这些品种在形态、口感和营养价值上各有千秋。蓝莓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尤其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减少细胞损伤,延缓衰老过程。在享受蓝莓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能够收获健康和快乐。蓝莓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维护肠道健康。绿色蓝莓吃法
蓝莓的果实与柠檬搭配,可以制作出清新可口的蓝莓柠檬汁。浙江低脂蓝莓
蓝莓在全世界的栽培历史约1个世纪左右,始于美国。1906年,Coville首先开始了野生蓝莓的选种工作,1937年将选出的15个品种进行商业化栽培。到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形成了缅因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俄勒冈州主要经济产区,总面积1.9万公顷。蓝莓已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继美国之后,世界各国竞相引种栽培,并根据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和栽培工作。荷兰、加拿大、德国、奥地利、丹麦、意大利、芬兰、英国、波兰、罗马尼亚、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相继进入商业化栽培。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蓝莓产业化栽培,总面积达到12万公顷,产量超过30万吨。浙江低脂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