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机
紧急避险系统基本参数
  • 品牌
  • 淘美克
  • 型号
  • KDY96
紧急避险系统企业商机

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硐室。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具备自备氧供氧系统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供氧量不低于0.5升/分钟入,处理二氧化碳的能力不低于0.5升/分钟入,处理一氧化碳的能力应能保证在20分钟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紧急避险设施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5%20%之间,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温度不高于35摄氏度,湿度不大于85%,并保证紧急避险设施内始终处于不低于100帕的正压状态。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的应有减压措施,以保证安全使用。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适应性强。陕西避难硐室图纸

陕西避难硐室图纸,紧急避险系统

由淘美克研发生产的避难硐室是为煤矿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设计的重要避险设施。在煤矿井下存在高温、冒顶、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遇险人员可以依靠避难硐室获得逃生途中的中继补给,并且起到中转、指挥和通讯联络的关键作用。避难硐室是矿井紧急避险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淘美克研发生产的避难硐室采用高抗压材料制造,具备优异的防护性能。硐室内部配置了通风设备和供氧系统,确保遇险人员在高温和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提供新鲜的空气。此外,避难硐室还配备了紧急通讯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方便遇险人员与外界进行通讯联系和接受及时的救援。避难硐室还具备良好的耐压和耐爆性能,能够保护遇险人员免受块状岩体和崩坍的伤害。当发生冒顶事故时,避难硐室作为遇险人员的避险空间,能够有效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验收通过使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其他空气净化设备,去除有毒气体和污染物,确保硐室内的空气清新无毒。

陕西避难硐室图纸,紧急避险系统

西安淘美克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结构组织共分为两部分,即过渡室和生存室。过渡室是避险人员进入生存硐室的必经通道,在过渡室中安装有气幕和喷淋装置,用于隔绝外部有毒有害气体。生存室为避险人员生存场所,安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和辅助设施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西安淘美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紧急避险系统为避难人员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给应急人员提供便利。

随着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煤矿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变化,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不断涌现。由于煤矿事故发展速度快,井下逃生路线长,井下工作人员若要安全撤离具有较大的困难,这为煤矿安全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已有的煤矿事故应急方式主要以地面救援为主,随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强制推行,我国新的应急救援方式也由此开启,在国家2010年23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所有矿井必须完成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将克服现有地面救援的单一性,有效的缩短工作人员的逃生路线。系统可与其他安全设备联动,形成多方位的安全保障。

陕西避难硐室图纸,紧急避险系统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应运而生。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构成、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紧急避险硐室:在矿井的特定区域设置避险硐室,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生命保障系统,如氧气供给、环境监测、通讯联络等。 紧急避险设施:包括避险通道、避险梯道、紧急撤离系统等,旨在确保矿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 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紧急避险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预警分析等功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西安淘美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系统性能。山西避难硐室容纳人数

避难硐室配备紧急通讯系统,包括紧急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与外界和其他逃生人员保持联系。陕西避难硐室图纸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南非的一个金矿主在一次矿山大火中,让矿工躲在开拓端,并打开压缩气线路,将全部矿工从危难中救出,从而形成了建立救生站的理念。2003年和2004年,南非的两个特大金矿,分别发生了停电和火灾事故。当时,一个金矿有3400多人下井,280人被救护队员从井下各个避难所救出,9人死亡;另一个金矿当时有2600人下井,事故发生后有52人失踪,2天后,救护队员在井下的避难所和救生舱里找到了他们,52名失踪矿工安然无恙。这两起成功的救援案例,在世界矿山安全生产领域广为传颂,井下救生舱由此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陕西避难硐室图纸

与紧急避险系统相关的产品
与紧急避险系统相关的**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